仁懷位于貴州省西北部,隸屬貴州遵義市,赤水河中游,大婁山脈西段北側,背靠遵義,是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戰斗過的地方,也是茅臺酒的故鄉,2004年7月,被正式認定為“中國”酒都。
而赤水河和附近極其獨特的環境也造就了茅臺酒這一獨特的醬香型白酒。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遵義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仁懷立足獨特的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守好兩條底線,以醬香白酒為主導,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帶動經濟社會成功邁進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2021年,仁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4.49億元,全市現有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06家,2021年白酒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9.9%;白酒包裝量完成19.78萬千升,同比增長31.5%。
數據顯示,2019年醬香白酒產能就達了55萬千升,占行業的7%;醬酒銷售收入1350億元,占行業的20%;凈利潤約在550億元,約占行業的38%。
中國醬酒研究和咨詢第一人權圖曾說:“醬酒是未來15年、甚至20年快速成長的品類。醬酒是中國白酒品質升級的最后一戰!也是白酒行業未來20年中最大的商業機會!”
抓住機遇,你才能在風起時飛翔!早在2017年,舍井就入駐仁懷市,開始布局醬酒市場,以酒作為社交紅娘,根植全國中產消費者,共同打造生態大系統!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綠色環保概念走進千家萬戶”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讓我們更能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好生態也是出好酒的關鍵,產量不是醬酒發展的最終目標,質量效益才是仁懷醬酒的出路。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仁懷市是長江上游的綠色生態走廊,同時也是世界優質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
舍井將全力配合仁懷“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戰略規劃,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把赤水河作為“母親河”來守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守牢生態和發展底線。
仁懷市詳細規劃指出:
近年來,仁懷市白酒企業迅猛發展的同時,產業發展不均衡、品牌建設不充分、產業大而不強、低小散弱現象等問題也逐漸凸顯。
針對地方白酒產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對癥下藥。
相關領導明確提出:
堅持“抓大、扶中、推小”,加強小酒廠、小作坊規范管理,推動有實力中小型白酒企業做大做強,全力支持企業上規入統,培育更多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強主體;
遵義市領導明確:
采取“關停并轉”措施,整合關停一批“低小散弱”酒企,治理仁懷白酒企業“小散亂弱”現象,推動白酒有序、良性、高質量發展,巧解生態污染難題。
2020年9月,仁懷市出臺《仁懷市白酒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指導意見》,意見提出,通過推進白酒企業兼并重組,構建更有競爭力的醬香白酒產業集群,使重組后的白酒企業證照齊全、手續合法、安全可靠、生態環保高質高效。
仁懷市委、市政府明確,從2021年起的未來三年內,將綜合治理白酒“小散弱”企業600家以上,并通過一系列改造,全面提升仁懷白酒行業污染防治水平。
到2025年,實現仁懷白酒生產企業總數明顯下降,規模以上企業大幅增加,構建起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生態環保的發展新格局。
仁懷市委、市政府還明確,對白酒企業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組做大一批、清理整治退出一批,對“小散弱”關停并轉,對外來非實體資本投資項目一律暫停、產能未經批準的一律不準擴張。
按照《貴州省“十四五”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規劃》《赤水河流域醬香白酒產區建設保護規劃》要求,嚴把項目準入關,確保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仁懷大力實施白酒產業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持續深入開展“環保利劍”專項行動,重拳整治生態環保污染的違法違規問題,堅決整治白酒行業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和“小散弱”現象,通過“整合關停、改造升級、轉型發展”,對白酒產業來一場“瘦身革命”,堅決守住生態底線,構建良好生態環境。
嚴以律己,舍井在污水處理、酒質把關、環境保護等方面將會更嚴格去執行,產出更多健康品質好酒!為仁懷市推動白酒有序、良性、高質量發展,貢獻舍井的力量!